?7月5日至7日,计算机与网络工程学院开展“数字赋能文化传承 网络守护古建记忆”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,让专业实践扎根历史沃土,以科技担当续写文化新篇,探寻数字技术与历史文化保护深度融合的青春路径。
活动首程来到大同博物馆,文物如立体史书,串起大同古今脉络。北魏展区里,造型独特的陶俑、工艺精湛的器具,让师生触摸到鲜卑与汉族文化交融的温度,悟得文明生命力在包容共生。
在云冈石窟,千年石窟群如立体史诗,诉说着北魏王朝的宗教信仰与艺术巅峰。计网的师生们凝视着斑驳的壁画与佛像,深切感受着多元文化在此碰撞交融的磅礴力量,触摸到文明传承的厚重脉搏。
走进平型关大捷纪念馆,烽火岁月的气息扑面而来。馆内文物如无声史诗,锈迹武器、泛黄文书,让计网的师生们真切触摸到八路军将士浴血奋战的壮烈,深知抗争力量在于信念与团结。
“三下乡”活动让云冈文化的传播之路不断延伸,计算机与网络工程学院将不断拓展活动形式,推动学生在技术实践中厚植科技报国情怀、提升数字素养,为传承数字文化基因、赋能社会数字化发展注入青春动能。(来源:计算机与网络工程学院 责编:安嘉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