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谢晋,说往事:恩师焦菊隐让我当场“罚站”
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前的谢晋雕塑
谢晋是抗战时期国立戏剧专科学校(简称“剧专”)的毕业生,师从曹禺、焦菊隐等名师。忆起当年曹禺为剧专学生上课的情形,谢导滔滔不绝,眉飞色舞。
他说:曹禺老师原名万字宝,当时我们班上同学都尊称他为万先生。万先生上课没有人不拍案叫绝的,一谈起来我们的脑中就会浮现出万先生在教室里讲课的种种情形。那时我们最喜欢听万先生‘剧本选读’课。万先生喜欢莎士比亚的《铸情》(罗密欧与朱丽叶)中阳台会一场给学生们细讲。万先生用角色的感情朗诵原文,要学生欣赏莎翁十四行诗句的美妙,爱情语言的丰富。他声情并茂,引学生进入规定的情境,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,使学生听得如醉似痴。
2007年,谢晋在江安
他讲得入迷,经常听不见下课铃声。因此万先生的课总是两堂课连着上,中间不休息。万先生上课的精彩,传到外班同学耳中,当万先生上课前,教室里早已坐得满满的,连窗户上也坐满了,窗外走廊里也都站满了外班的同学。经常第三堂课是剧专教表演的阎哲吾先生,万先生讲课讲得入神,经常拖课,阎先生老师在外面等。谢导回忆起当年的情景,深情地说:“万先生是在用他生命的全部力量,来震撼我们的生命。他对戏剧、对艺术的这种执着、这种迷恋,可以说影响了我的一生。”
1942年,“剧专”的另一名恩师焦菊隐让谢晋当场“罚站”的故事,是给谢导留下刻骨铭心印象的又一件终生难忘的人生记忆。
焦菊隐排演《茶馆》第一幕
1942年6月剧专第五届毕业生公演的《哈姆雷特》,是此剧在我国的第一次完整的演出,梁实秋译本,焦菊隐导演。
焦菊隐排演《哈姆雷特》
谢晋回忆:排练是在极其严肃认真地气氛中进行的。一次,在排著名的‘生存还是毁灭’这一场面时,我却在后台与一个同学大声地交谈。
“谁在后台大声讲话?”忽然一个严厉的声音传了过来。一听是焦老师喝叫,我马上乖乖地从后台站到了前台,怯生生地说:焦先生,是我。
“你给我站在那儿!”焦先生命令我在台左脚立壁角。全班同学都紧张地看着我,我满脸通红地,乖乖地站在台角,直到这天排练结束。
“这次‘插蜡烛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次惩罚,一个教训。它让我明白,排练场是战场,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。”谢导深沉地说。
建国后,谢晋对他指导的青年电影导演和他培养的青年学生就传承了曹禺、焦菊隐先生的艺术精神。1994年3月谢晋创办了上海谢晋——恒通明星学校(今上师大谢晋影视学院前身)。由他任校长的这所学校奉行严格的教学指导思想。招生时,谢晋校长谆谆忠告考生:“缺少艺术天赋的,别来;没有献身艺术的决心,别来;害怕吃苦想偷懒的,别来;想做金丝雀的,别来!”在他的这一教学思想指导下,这所学校及后来的谢晋影视学院就培养出了赵薇、范冰冰、张菁、佟建军等一批比较优秀的艺术人才,为中国的影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。
纪念谢晋诞辰100周年:听谢晋,说往事(34)
听谢晋,说往事:恩师焦菊隐让我当场“罚站”